間充質干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
間充質干細胞是臨床研究中最常用的干細胞類型,在體外可以誘導成脂肪細胞、骨細胞、軟骨細胞、心肌細胞、神經(jīng)細胞等,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間充質干細胞可誘導外周免疫耐受并且可以遷移至受損組織,抑制促炎癥因子的表達。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對多種免疫細胞(如樹突細胞、NK細胞和T細胞等)都能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效應。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開展大量的研究來探討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臨床應用前景。
干細胞治療免疫相關疾病的案例分享
近年來,干細胞已被廣泛應用于免疫相關疾病的治療研究中,并且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間充質干細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并且有強大的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jié)能力,在自體免疫性疾病方面的治療極具應用價值。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種免疫應答紊亂,患者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對自身抗原攻擊,造成組織器官損傷和功能性障礙,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干細胞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是一種慢性炎癥性免疫性疾病,以血管炎和滑膜炎為基本病理特征,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繼而以滑膜增殖和贅生、關節(jié)軟骨及軟骨下骨侵蝕為主要病理改變,最終導致關節(jié)強直畸形和功能喪失。
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1月采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17例RA患者,隨訪4月~14月,中位隨訪期為11個月,全部患者在飲食、睡眠、體力、疲勞等方面均有改善,多關節(jié)疼痛、腫脹、壓痛明顯緩解,疼痛腫脹的關節(jié)數(shù)減少,關節(jié)活動度增加。揭示了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再生修復實質組織器官和免疫調節(jié)的生物學特征,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是安全可行的。

干細胞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取得了重大進展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以產(chǎn)生病理性的自身抗體為特征,損害多種器官的功能,如腎、心血管、神經(jīng)系統(tǒng)、骨骼肌和皮膚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傳統(tǒng)療法能控制大多數(shù)SLE患者的病情,改善預后,但是部分患者療效欠佳或不能耐受。而且傳統(tǒng)的治療手段存在感染、卵巢功能衰竭、惡性腫瘤、骨質疏松等副作用,可能對SLE患者的生存時間、生活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風濕科2014年3月~2015年9月進行臍帶MSCs移植的18例SLE患者,其中女17例,男1例,年齡18-50歲,所有患者均合并腎損害。移植后1、3、6月時進行隨訪,移植前后疾病活動度變化:1個月后SLE患者SLEDAI為(10.8±5.2)分,3個月時為(6.7±4.6)分,6個月時為 (4.7±3.8)分 ,均顯著低于治療前的(13.2±5.0)分(P<0.01)。
18例難治性SLE患者經(jīng)臍帶MSCs移植治療后SLEDAI明顯下降,同時伴有ANA、dsDNA、血沉 、CRP降低和補體c3升高,提示臍帶MSCs移植治療可以降低SLE患者的疾病活動度。5例合并血小板減少的患者,MSCs移植治療后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MSCs對SLE血液系統(tǒng)損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干細胞治療免疫性肝病臨床安全可行
自身免疫性肝病 (AILD)是一類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但是多認為與自身免疫有關的肝臟病變,臨床常見的主要為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和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圓(Primarysclerosing cholangitis,PBC)。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消化科對7例AILD患者進行了UC-MSCs移植治療。在隨訪過程中,通過比較治療前后患者肝功能發(fā)現(xiàn),血清ALT和AST水平有所降低,而ALB明顯上升,表明患者肝功能得到部分改善。研究揭示UC-MSCs移植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包括精神狀態(tài)好轉、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肝區(qū)不適及疲勞感減輕等。
▲AILD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的變化
干細胞在炎性腸病治療中顯奇效
炎癥性腸病 (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 (UC)和克羅恩病(CD)。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等。嚴重時可導致腸梗阻、出血、穿孔甚至癌變。
早在2003年,Garcia等人利用自體脂肪干細胞成功治療了一名克羅恩病伴發(fā)直腸陰道瘺的女性患者。由此他們開始了自體脂肪干細胞治療克羅恩病合并肛瘺的前瞻性I期臨床實驗。共有5名患者入組,利用手術結合自體脂肪干細胞局部注射的方式成功修復瘺管6例,另外2例瘺管的外口不完全閉合、分泌物減少,修復成功率達75%。隨訪期間(平均22個月,12~30個月),沒有治療相關的副作用發(fā)生,他們認為利用自體脂肪干細胞治療這一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們隨之進行了Ⅱ期臨床實驗,共有50名患者入組,將患者隨機分為脂肪干細胞+纖維蛋白凝膠組和單純纖維蛋白凝膠組,前者瘺管修復成功率達71%后者為16%。治療后進行1年的隨訪,脂肪干細胞治療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無明顯治療副反應發(fā)生,表明脂肪干細胞有效。

干細胞助力晚期胃癌患者化療后的免疫重建
胃癌發(fā)病率居我國消化道腫瘤的首位,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手術切除是治療胃癌的首選方案,但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就診時已屬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時機,還有不少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不宜手術。而常規(guī)靜脈化療的療效不佳,且不良反應大,尤其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規(guī)靜脈化療及常規(guī)腹主動脈化療將使機體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采用自體造血干細胞結合超選擇高劑量動脈化療治療了20例不能行手術的晚期胃癌患者,近期有效率為85%,說明干細胞支持有利于胃癌患者化療后機體免疫功能的重建。
展望
干細胞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干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與各類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機制逐漸被揭露,并且已被廣泛應用于免疫相關疾病的治療研究中。目前相信未來,干細胞會給更多的免疫相關疾病帶來新希望。